近年來,連江鎮江巷社區緊扣“一江水養一方人,一條巷暖百家心”的民生愿景,以“江悅巷睦里”黨建品牌為核心牽引,匯聚黨員、鄉賢、群眾三方合力,走出一條兼具溫度與實效的治理新路徑。
黨建鑄魂,筑牢堡壘強根基。黨員聯戶筑和諧。社區積極推行黨員聯戶機制,以政治素質高、群眾基礎好、服務意識強、工作作風實為標準,推動79名黨員與869戶群眾結對。黨員化身“民情速遞員”,憑借人熟、地熟、情況熟優勢,常態化開展“敲門行動”。今年累計摸排群眾訴求55條、化解鄰里糾紛52件,實現戶戶有黨員聯系,家家有組織服務,打通服務群眾“最后一米”。百事服務團暖民心。社區整合黨員干部、鄉賢能人組建百事服務團,成員擔當政策宣傳員、民意收集員、問題解決員,提供農業技術指導、農機維修、法律服務、留守兒童看護等“菜單式”服務,精準對接群眾“急難愁盼”。2025年累計開展服務超600場次,覆蓋群眾超800人次,解決訴求50余件,讓社會治理更有溫度、更具效能。信用積分促善治。社區縱深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,將人居環境整治、安全勸導、志愿服務等行為“量化計分”,在全鎮率先開設“積分超市”。2025年累計發布志愿服務活動22場次,參與126人次,超市兌換6840分,惠及135人,激發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。
共商共建,產業賦能促振興。板凳會議聚民智。社區以“板凳會”為民主協商載體,深入群眾收集民意、凝聚共識。在1000畝移民產業園項目推進中,充分吸納群眾意見,協助建成一期5棟約2.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。目前已入駐9家企業,其中規上企業3家,帶動農民人均年增收2萬元,有效夯實了社會治理經濟基礎。鄉賢回歸添動能。社區精準摸排在外優秀人才,建立鄉賢信息庫,通過專人對接、座談走訪、關愛家屬等“溫情舉措”,打好“鄉情牌”。同時依托百事服務團為鄉賢家屬解決實際困難,成功吸引人才回流。2024年順利招引鄉賢回歸并投資建設純品包裝企業。共富工坊拓新路。社區構建“黨組織+企業+農戶”模式,與純品包裝、諾佳威爾等企業共建“勞務供給型”共富工坊。以“群眾需求”為導向,通過入戶走訪、村民座談摸清就業底數,開展定向培訓和崗位對接,精準解決群眾就業難題。目前已帶動50名勞動力穩定就業,人均年增收2萬元,村集體經濟年增收46萬元,實現企業增效、集體增收、農戶致富的“三方共贏”。
文明潤心,凝心聚神展新貌。文化傳承潤民風。社區探索“技藝教學+價值引領”非遺傳承模式,助力蔣克甫傳統剪紙入選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設剪紙課堂,傳承人蔣克甫定期開展公益教學,將家風家訓、移風易俗融入作品,累計覆蓋群眾150人次。同時社區深度融入池河流域民俗文化村建設,通過挖掘整理本地民俗故事與傳統技藝凝聚思想共識,實現以文化建設促進社會治理的良性循環。文化活動聚民心。社區緊扣群眾需求,結合傳統節日與民俗風情,今年累計開展文藝匯演等群眾文化活動3次,覆蓋群眾超200人次。組建社區籃球隊參與鄉鎮賽事,以競技精神點燃村民集體榮譽感,凝聚社區發展“向心力”。榜樣引領樹新風。社區以評比活動為載體,通過“村民自薦+網格推薦+兩委審核+公開公示”四步流程,2025年評選“星級文明戶”32戶、“最美庭院”38戶、“好媳婦好婆婆”12人,營造弘揚正氣、崇尚美德的良好氛圍,讓文明新風在江巷社區蔚然成風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