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遠縣積極探索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的結合點,動員引導全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自覺投身脫貧攻堅工作,圍繞產業培育、技能培訓、就業務工、公益活動等多渠道開展精準扶貧,以黨建領航脫貧攻堅,實現了非公企業黨建與脫貧攻堅互促雙贏。
一是技能培訓促就業。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業務技能培訓,促進貧困人口就業。定遠縣電子商務協會黨支部先后組織了 22期定遠縣貧困人口電商培訓班和6期定遠縣扶貧致富帶頭人培訓班,累計培訓2310人。安徽齊蔣專業合作社老黨員吳后齊,發展大棚蔬菜種植和養豬產業。通過多次培訓學習實用技術以及申請小額貸款50000元,大棚蔬菜種植和養豬產業發展的紅紅火火,家庭年人均收入近萬元,通過提升自身“造血”功能終于擺脫貧困并發家致富,積極發揮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先鋒模范和示范帶動作用。
二是入股產業助脫貧。龍頭企業引領困難群眾發展特色種植、養殖業,帶動貧困村經濟發展。采取貧困戶小額信貸入股、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產業分紅。定遠縣山清水秀有限公司通過“黨組織+無花果桑葚種植基地+貧困戶”模式,與18戶貧困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,以土地入股基地,實現每畝土地年凈增收600元,吸納1戶貧困戶以小額信貸5萬元入股基地建設,實現保底分紅3000元。
二是吸納務工掙薪金。通過扶貧車間優惠政策,鼓勵非公企業吸納貧困戶務工,穩步提高貧困人口收入。定遠縣大橋鎮滁州市珂潤箱包有限公司租賃貧困村廠房,吸納20名貧困戶就業,大橋鎮黨委按照每個貧困戶1000元標準給予公司黨支部獎勵。吳圩鎮皖圩種養殖專業合作社,成立扶貧車間,吸納社員100多人,帶動貧困戶20多戶就業,戶均年增收1萬余元。
四是網商平臺增銷路。尤行業協會牽頭,利用互聯網技術,幫助貧困村特色產品對接市場。首創了獨特的“小眾電商扶貧模式”,構建了“扶貧培訓+扶貧產業孵化+電商平臺銷售+品牌農特產供應鏈”的產業扶助生態體系。“商城”開通了22個鄉鎮特色館,形成縣域農產品資源庫,挖掘產品優勢資源,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上線銷售。目前,上行農產品有107個產品,共幫助致富帶頭人和貧困戶實現平臺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。(張景月)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